联系电话:
18502669006

酶标板与微孔板的区别及选择指南?
酶标板和微孔板在实验室中常被混淆,但两者在结构、材质、用途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。以下是本生总结关键对比及选择建议:
1. 结构与材质?
酶标板?:
专为ELISA实验设计,孔数通常为48、96或384孔,孔底形状多为平底或U型底,表面经特殊处理以增强蛋白吸附能力?。
材质主要为聚苯乙烯(PS),通过疏水键或共价结合吸附生物分子,部分高结合力板可结合300-400ng IgG/cm2?。
微孔板?:
泛指多孔板,孔底形状多样(如V型、U型),适用于细胞培养、化学分析等非ELISA实验?。
材质可能为聚丙烯(PP)或聚碳酸酯(PC),化学稳定性更高,但蛋白吸附能力较弱?。

2. 用途差异?
酶标板?:
主要用于ELISA、免疫检测等,依赖酶促反应显色定量分析?。
临床诊断(如传染病、癌症标志物检测)的核心工具?。
微孔板?:
适用于细胞培养、药物筛选、环境监测等,需配合分光光度计或荧光检测仪使用?。
高通量实验中(如PCR、细胞增殖分析)更常见?。
3. 选择建议?
ELISA实验?:优先选择高结合力酶标板(PS材质),确??乖?抗体高效吸附?。
细胞培养?:选用平底或U型底的细胞培养板(PP材质),避免酶标板表面处理干扰细胞生长?。
特殊需求?:
需荧光检测时,选择黑色或透明低荧光背景的酶标板?。
化学腐蚀性实验需用PP或PC材质的微孔板?。
4. 注意事项?
酶标板不可用于有机溶剂或强酸强碱环境,易导致材质溶解或变性?。
微孔板需根据检测波长选择(如紫外光检测需专用板)?。
总结?: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板型,酶标板专用于ELISA,微孔板用途更广但需匹配检测需求?。

注:以上资料仅供参考,不作为实验依据,具体产品说明请咨询品牌供应商或技术老师。
天津本生一直视质量控制为企业的生命,追求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。公司在经营中始终秉承:遵纪守法,严于律己,宽仁以待,敢于承担的企业精神作为标准,以过硬的质量和优良的服务来维护和拓展市场,较大限度的满足客户的需求。与客户的共赢,是我们的发展目标。本生!您信任的合作伙伴。我们愿与您真诚合作,共创美好的未来。细胞培养板 超低吸附培养板